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 KIKS TW

深度|為什麼現在看到 20 年前的籃球鞋,還是充滿新鮮感?

已更新:2023年4月26日



時間好像充滿了魔力,有時候你覺得某個時刻好像剛剛過去沒多久,等你細反應過來,發現竟然已經過去 20 年了。

在 2023 年2 月份全明星賽期間,adidas 發佈了他們未來的籃球鞋產品新作,除去常規的現有簽約球員的簽名鞋款之外,我們還看到了「兩雙」既熟悉又陌生的鞋款,陌生是因為這是兩雙剛剛發佈的全新鞋款,又感到熟悉是因為這兩雙鞋上的線條又與我 20 年前的記憶產生了連接。

adidas Crazy IIInfinity
adidas SUPERTEAM 2000S

文章開頭提到的兩雙 adidas 在2023 年晚些時候會發售的鞋款,一雙名字叫 Crazy IIInfinity,一雙叫 Super Team 2000s;藉由這兩雙鞋的設計契機,讓我們重回 21 世紀初,去探究為什麼 20 年前的籃球鞋,我們今天看還是如此的新鮮特別。


從未來的鞋款裡我們尋找過去

通過鞋款的名字我們可以得知 Crazy Infinity 的設計靈感來源於 Kobe 在 adidas 時期的個人簽名鞋(因為 Kobe 解約之後,後續與 Kobe 有關的鞋款在復刻都以 Crazy 為前綴來命名),而 Super Team 2000s 的命名更寬泛一點,以 2000 年時期的 adidas 籃球鞋為設計源頭,但是經歷過那個時期的球鞋愛好者一眼就能從鞋面的線條上找到當年魔術時期 Tracy McGrady 腳下的那雙 Mad Handle 的影子。接下來讓我們更細緻地從兩雙新鞋子上挖掘 adidas 籃球鞋 20 年前的故事。

adidas Kobe 1
adidas Kobe 2
adidas Kobe 3 Sample
adidas Crazy IIInfinity

這一次融合 adidas 時期 Kobe 簽名鞋的 Crazy Infinity 從命名上就獨具新意。Infinity 這個單詞做中文解釋有無窮、無限的意思,所以在這裡面不僅僅有 Kobe 1 以及 Kobe 2 兩雙鞋的設計元素,鞋子的整體輪廓上我們可以看到還是按照 Kobe 1 為設計藍本,隱藏中底的設計手法則是 Kobe 2 的設計特色。這雙鞋給到的驚喜是鞋頭以及拉鍊的設計更是讓我們看到了未發售的Kobe 3 的設計元素,整個內靴系統你可以看做是 Kobe 1 與 Kobe 3 的結合而成。沒想到這雙當年處於傳說中的 Kobe 3 在多年之後,會以這樣的方式與我們相見。

adidas Superteam 2000s
adidas Mad Handle

相比鼎鼎大名的 adidas Kobe 系列,這雙 Super Team 2000s 的原型 adidas Mad Handle 對於大部分來說,可能要陌生一點,但是有關這雙鞋子的故事卻一點都不遜色那些傳奇鞋款。adidas Mad Handle 是一雙 2001 年出品的 adidas 中低端籃球鞋款,這雙本來名不見經傳的基礎款籃球鞋因為一名球員的穿著而迅速被大家關注,那就是當時剛剛轉隊到奧蘭多魔術的Tracy McGrady,正是因為 McGrady 在魔術的突然爆發讓大家看到這雙籃球鞋原來也有著自己的特色。

Tracy McGrady 著用 adidas Mad Handle

從設計風格來說,這雙 Mad Handle 也和同時期的 Kobe 1、Kobe 2 非常相似,都是金屬感的合成材料來製作鞋面,鏤空的中底設計以及類似汽車外殼的硬線條感。本來應該出現在球鞋中間的 adidas 三條紋 Logo 也被隱藏到鞋子的細節裡。

在穿完 Mad Handle 之後,McGrady 還穿了一段時間這個系列的後續鞋款 Amazing Handle,接下來便是迎接了自己的個人簽名鞋 T-Mac 系列。因為 Mad Handle 只是當年一雙普通的中低端籃球鞋款,所以過去的 20 多年裡,品牌也沒有將這雙鞋子復刻推出過,但是這一次 Super Team 2000s 算是繼承了 Mad Handle 的衣缽,讓很多沒有見過這雙鞋子的人們有機會再次感受。因為並不是複刻,所以在這雙 Super Team 2000s 我們還是看到了一些變化,比如把原本的隱藏式中底作了更誇張線條的改動,整個中底向上外包有點像Y3 系列裡一些鞋款的設計方式,原版棱角分明的線條感到這雙鞋上做了更多曲線和弧形化的處理。感覺這雙鞋子上不僅僅有 Mad Handle,甚至還有一絲Kobe 2 的影子。


20 年前的籃球鞋到底長什麼樣

我們在上一章節裡提到的 adidas Kobe 系列也好,Mad Handle 也好,這些籃球鞋只是21 世紀初時期眾多風格鮮明籃球鞋裡的冰山一角,接下來我們將更完整去梳理出,在 21 世紀初那個階段裡運動品牌都在做什麼樣的籃球鞋。


1.無縫銜接的鞋面
Foamposite & Flightposite 系列鞋款

籃球鞋從 70 年代開始使用皮革材料來製作鞋面的傳統一直到 90 年代中期都是大主流,直到1997 年,Nike 通過一次成型模具製作了非皮革和合成皮材質的發泡材料,也就是我們熟悉的Foamposite 系列籃球鞋。與之前的籃球鞋相比,新的 Foam 鞋面簡化了鞋面的拼接和接縫,鞋面的大部分部件都是通過發泡材料一次成型製成。因為其科幻般的外形和材料質感,猶如“太空鞋”一般。從外形設計上 Foamposite 技術的研發將整個籃球鞋設計帶到了一個新領域裡,從 Air Foamposite One 到後續的 Flightposite 系列把這種材質和設計一直延續到 2004 年,當然在這中間也有像 Air Signature Players、P-PHAZE 這樣的延續系之作。

Nike Air Signature Player
Nike Air P-PHAZE

高成本決定了高定價,所以一次發泡成型技術並不能廣泛應用到更多的籃球鞋款裡,但是在鞋面設計風格上,更加凸顯出一片式鞋面以及減少鞋面零部件的拼接,所以我們看到那個時期一種較低成本的工藝替代—— 漆皮材料。

Nike Air Hyperflight
Nike Zoom Flight Turbine
adidas T-Mac 3 All Star
And1 The Quest

在當時漆皮材料不像一次發泡成型科技有技術壁壘,所以我們看到使用漆皮鞋面的籃球鞋在各個運動品牌裡都有佳作,比如我們熟悉的 Nike Air Hyperflight、adidas T-Mac 2&3 系列,AND 1 的若干鞋款。包括在當時出現的一個新興品牌 DADA,在簽下當時國王隊的大前鋒Chris Webber 之後,為他推出第一雙專屬鞋款 C-Dubbz 上使用類似電鍍銀的工藝,整個鞋面猶如鏡面一般。

DADA C-Dubbz

2.把中底藏起來,把鞋帶藏起來
And1 Rise Mid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對於籃球鞋的傳統認知裡就是鞋面和中底是兩個部分拼成,包括現在的很多籃球鞋也都是保持這種設計方式,在 90 年代中期的時候,因為很多新的球鞋科技的誕生,我們甚至看到中底的視覺比例甚至比鞋面更大, 比如大家熟悉的 adidas 天足系列,然後還有當下回潮的 Nike Air Penny 2 等等。就是在這個世紀交替的短期時間裡,隱藏著中底的設計非常流行,從外表看,中底被壓縮成薄薄的一層,很多非可視化中底緩震科技在90 年代中後期誕生,所以不需要把中底科技展示出來,那麼就有機會把整個中底的外部做得看起來很薄,把整個中底隱藏起來。

adidas T-Mac 1
Nike Zoom Flight 2k3

除了把中底隱藏起來之外,在 2000 年階段,關於鞋面系統也創造了很多創新設計,包括像Flightposite One 上所使用的拉鍊設計,通過拉鍊把鞋帶隱藏起來,這是當時最常見的做法之一,除了 Nike,很多品牌的籃球鞋都用過這種設計方式,比如 Reebok、And 1、adidas 等等。

Reebok Blacktop Armadillo
Nike Zoom GP 1

Nike 在 1999 年還推出一個名為 Alpha Project 的設計概念,前面提到不少產品都屬於這個概念下,Alpha Project 創造了很多造型別緻的鞋款,包括鞋帶鞋款這一部分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內容。比如 Zoom GP 1 就使用了滑雪鞋的滑扣鞋面鎖定係統,搭配半包裹鞋面設計,非常科幻的感覺。此時的 adidas 也不落後,像在 adidas ADAN 2 籃球鞋上就使用了磁力扣鞋蓋的設計,到了 T-Mac 4 代上,取消了鞋帶的設計,通過後跟 HUG 環保系統來調節整個鞋子的包裹狀態。同樣是無鞋帶設計,Reebok Answer 9 則是通過 Pump 氣泵來打氣調整整個鞋子的包裹。

Reebok Answer 9
Reebok Answer 9
adidas T-Mac 4

中底科技的競備戰

在 90 年代之前,各個品牌之間的產品競爭其實都是偏差異化的,比如你做個氣墊、我來個天足概念,他有做了一個 Pump 氣泵,想要通過自己的一招獨門秘訣去俘獲消費者的芳心。但是隨著工業技術和信息傳遞的發展,大家手裡掌握的工具其實都差不多了,直到現在大數據下,大家的想法都開始趨同之後,所以這也造成了為什麼鞋子越來越像這件事。關於今天的現狀我們暫且不提,還是先回到 20 年前,看看運動品牌在手握差不多的資源和工具的情況下,是如何正面交鋒的。這裡不得不提就是世紀初 Nike 與 adidas,在 Reebok 和 Converse 逐漸失去競爭力之後,21 世紀初的籃球市場基本上就是 Nike 與 adidas 之間的對抗。

Nike Shox BB4
adidas A3 Basketball

雙方都在 2000 年初發表了自己的新科技籃球鞋,Nike Shox BB4 和 adidas A3 Basketball。兩種中底科技的工作原理都是非常相似,以物理緩震作為設計賣點,通過聚氨酯材料的鏤空形變帶來緩震作用。但是我們今天要講並不是這兩個緩震科技的實際作用如何,事實上兩個科技壽命都不算長久,早早退出歷史舞台,但是他們留下的外形設計和造就了一批經典鞋款是在之前球鞋歷史裡沒有出現過的。當 Nike Shox 出現的時候,顛覆了人們對於 Nike 大氣墊的傳統印象,感覺這不是球鞋的中底,更像是賽車的發動機。

Nike Shox VC 1
Nike Shox Stunner

另一邊 adidas 第一雙 A3 籃球鞋廣告片是以一個機器人的視角來詮釋,而且整個鞋麵線條設計也非常機械感,這都是兩種新科技帶來的新球鞋設計風格:「未來感、工業化、硬線條、機械風。」比現在的所謂 Y2K 風格球鞋來得更加硬朗和冰冷。

adidas A3 Dunkfast
adidas A3 Ultra

1997 到 2008,從出現到告別

我們如果按照時間線去順理這條與眾不同的"新世紀籃球鞋",那麼這個時間段可以從 1997 年到 2008 年。

1997 Nike Air Foamposite One
2004 Nike Huarache 2K4

我們暫且以 Nike 的產品作為這條時間線的主軸,1997 年 Nike Air Foamposite One 的出現,預示這個充滿幻想的球鞋時代開啟,並且在 2003 時達到頂峰,因為 2004 年Nike 發佈 Huarache 2K4 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同期鞋款的鞋面材料開始回歸皮革,原來小尺寸的品牌 Logo 又回來了 80 年代那種醒目化設計,當然復古回潮並沒有代表這個風格的結束,因為 Nike 在調整這些復古的設計元素時候,包括球鞋科技設計手法還是一直延續下去。包括像 adidas 在 5 人組時期的球鞋也開始回歸皮革和傳統設計,甚至在後期還拿出了 “新天足” Supernatural 來致敬自己的 90 年代。

adidas Take 5ive

真正的改變點應該是 2008 年 Nike Hyperdunk 的發布,從此籃球鞋開始進入輕量化時代,包括 Kobe 4 代的發布,決定了2010 年這個時代段裡籃球鞋的主流趨勢,到了 2011 年 adidas 發布了超輕籃球鞋 adiZero Crazy Light,新一輪球鞋競賽,所以那些看似科幻的籃球鞋並不沒有所謂的復古傳統所代替,而且被更簡單明了、更實用主義的球鞋設計所承接,就好像 Nokia 在 2000 年時期創造了無數五花八門的手機,但是最終結果還是被 iPhone 全面取代。

Nike Hyperdunk
Nike Kobe 4
adidas adiZero Crazy Light

籃球鞋的發展一定是在不停更新進步的,但是美學和想像力是否在同時進步,這我持保留意見,僅以此文紀念那個充滿想像力的 2000 年、百花齊放的年代,那些驚鴻一瞥的籃球鞋們。


 

634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