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從 LV Trainer 看「球鞋文藝復興」

  • 作家相片:  KIKS TW
    KIKS TW
  • 2021年2月18日
  • 讀畢需時 7 分鐘



經典黑白配色為主的鞋面,加以深藍外底與白色中底的撞色設計,這雙 Louis Vuitton Trainer Sneaker 的全新配色鞋迷戲稱為「藤原浩配色」。



Louis Vuitton 自於 2018 年推出了 LV Archlight Sneaker 後,一直致力於將經典球鞋帶入主流時尚領域。2020 年,LV 主打的球鞋 LV Trainer Sneaker 掀起了一股復古籃球鞋的風潮。這雙 LV Trainer Sneaker,無論在奢侈品消費圈還是街頭潮流消費圈都引起了不小的關注。對於瞭解球鞋歷史的球鞋愛好者而言,可以輕易察覺出 LV Trainer Sneaker 的設計藍本來自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籃球鞋。


曾經的「Dream Shoes」

提到八十年代的籃球鞋,除了大家熟悉的 Nike、adidas,不得不說的是於 1979 年創立的美國運動品牌 AVIA 。



以 AVIA 880 為代表的 AVIA 籃球鞋,擁有以克萊德·崔斯勒 ( Clyde Drexler )約翰·史塔克頓 ( John Houston Stockton ) 為主的 NBA 代言人,在八零年代到九零年代初的美國有一定影響力。AVIA 的籃球鞋在外形上有統一且濃郁的八零年代風格的設計語言:高聳的鞋筒和整體相比現代籃球鞋略顯臃腫的鞋型,巨大的鞋舌比鞋筒還要高出許多,鞋身側面的巨大裁片縫合了兩個前端鞋帶孔 —— 這是八零年代籃球鞋最令人熟知的外觀細節,也是 LV Trainer Sneaker 的辨識度的主要來源之一,再加上中底和外底鮮明的分層和後跟支撐結構的凸顯性設計,在外觀辨識度上,AVIA 可能是八零年代裡最具代表性的籃球鞋品牌。




而同樣作為八年代巨頭的 Reebok 則喜歡嘗試更多新鮮的設計。Reebok Pump 是 Reebok 在八年代末交出的傑作。在各個品牌都在為更好的中底科技實現更好的緩震體驗而努力的時候,Reebok 已經提出更先進的鞋面科技:Pump 技術。Reebok 將充氣放氣的過程加入到鞋面的結構裡,使球員可以透過氣體的進出調整鞋面的強度從而實現包裹和保護。這項科技即便在 2021 年的今天也堪稱一個超前的、極具未來感的概念,對於八年代末的人們更是震撼人心的。Reebok Pump 的整體設計相較於 AVIA 更加狂野,用今日時尚行業的話語來說既是更「先鋒」。

然而,儘管在今日我們對八年代的籃球鞋風格癡迷,在八年代的籃球鞋設計師眼裡,最大的挑戰或許不是做出「 LV Trainer Sneaker 的藍本」這樣的「常規設計」,更大的挑戰是:面對市場上各種各樣的競爭對手清一色的「 LV Trainer Sneaker 的藍本」,如何才能做到足夠脫引而出?


限制下的球鞋

與現在的 Nike 獨大的球鞋市場不同的是,二十世紀八年代的運動鞋產業所呈現的是「百家爭鳴」的局面。和上文提到的 AVIA、Reebok 一樣,像 Converse、Troop、Diadora、Pony 等等的運動品牌在八年代都發售了眾多經典的籃球鞋,當時的 NBA 球員的穿鞋選擇也因此相當豐富多樣。

這種「百家爭鳴」局面的其中一個原因來自於制鞋工藝開始「開源化」,以及在運動鞋科技上尚未有品牌能較其他品牌拉開巨大的差距。



受限於與當今制鞋技術相比更落後工藝,八年代的籃球鞋普遍呈現相似的中底輪廓和造型。鞋面材料方面也呈現了相似性:現代籃球鞋所盛行的「塑膠鞋面」和「飛織鞋面」在那個時代都是天方夜譚。皮料裁片成為當時幾乎唯一的鞋面材料選擇,同時加以一些塑膠片的不同造型的切割和網面,就如 Air Jordan IV,鞋面設計上可以選擇的原料並不多。



年代的中底設計同樣面臨著工藝局限下的「統一性」。全掌橡膠材質的中底,整體輪廓方正的感覺是八年代中底的常見外觀,幾乎所有的品牌都無法擺脫這種中底。21 世紀的今日,市面上的經典滑板鞋和潮流文化鞋們,例如 Air Force 1 和 Dunk 系列球鞋,無一不是八年代的產物。它們有著相似的中底設計和相似的鞋面構造,都是源於球鞋設計和球鞋製造工藝的局限。在這些限制下品牌想拉開明顯的差距是很困難的,這就是「百家爭鳴」。

例如 Dunk 這樣的球鞋,對於廣大新世紀的球鞋愛好者來說已經是司空見慣的球鞋了,它們所延續到新世紀的成功來源於 Nike 對運動文化和潮流文化的精準投放,這都是 Nike 建立的運動文化的基礎鞋款。而像 AVIA 這樣的運動品牌,雖然在八年代同樣是受人矚目的,但由於沒能通過文化延續和產品反覆運算進行品牌升級,從而不能擁有像 Air Force 1 那樣人盡皆知的經典產品。即便如此,這些對於現在而言的「冷門」球鞋品牌們在八年代所創造的輝煌也是不能磨滅的。


籃球鞋的「文藝復興」




縱觀那些以八年代籃球鞋為藍本進行再創造的時裝品牌運動鞋,如 RHUDE Rhecess 和 Masion Margiela DDSTCK ,在明顯的八年代風格的籃球鞋藍本下,設計師用能代表當代審美的材質和顏色,進行了一種符合現代潮流審美的「改造」。 和 Jordan Brand 每年密集的復刻計畫不同的是,這些時尚設計師改造的復古籃球鞋所帶來的是更徹底的「革命性的回歸」。



如果說 Jordan Brand 每年的球鞋復刻都在回顧著麥可·喬丹 ( Michael Jordan ) 的故事,那 LV Trainer Sneaker 所代表的文化則不能以某位球員或某支球隊來衡量。它是屬於一個時代的真實的記憶,就像 Converse 的 Chuck Taylor All Star 一樣,一雙鞋的意義可以上升到代表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

當這樣的時代文化符號被另一個領域,於此時則是代表時尚文化的 Louis Vuitton,所挖掘並冠以新的意義,即活躍在時裝秀場上和一眾時裝設計師的作品一同競技,從籃球場到秀場的跨度無疑是巨大的。當八年代那些看籃球比賽的少年們成長為之于時尚單品具有購買力的大人,這些來自四十年前的專業運動鞋就有了以時尚單品的角色回歸的可能。



Virgil Abloh 說:「街頭潮流已死。」

LV Trainer Sneaker 的出現似乎是 Virgil 對自己的這句話的自我印證。這句看似決絕的話,卻直接地揭開了運動文化和時尚文化的連接關係:它們是「命中註定」的組合,並可以一直這樣交叉地創作下去。Virgil 認為街頭潮流的創新來源將會被大量的 Vintage 文化所取代。極端地說,未來的街頭潮流將是從過去的創作當中抓取合適的改造藍本以進行潮流的更替反覆運算。



於是,在 Virgil 看來,未來的潮流領域,無論和時尚品牌之間有多深的交融性,它們的本質都將是一種「文藝復興」。而球鞋則是「文藝復興」中最易被感知到的類目。對於開發難度更大的鞋履品類,這種對於 Vintage 文化的挖掘和重新利用的「復興」確實是一種更直接和高效的方式。更喜人的是,這或許是一些球鞋品牌離時裝秀場最近的一次。

對於像 AVIA 這樣的品牌來說,在逐漸失去自己的性能運動鞋領地後,將經典產品轉化成文化輸出導向的產品,與潮流品牌進行更多元和深度的合作或許是當時保留品牌精神的一種方法。這就像一臺上個世紀三年代的老爺車駛入現代高速公路無疑是一種不合適,但倘若將其放在充滿復古情調的汽車餐廳,則可能帶來更好的結果。


「文化」與「復興」

那麼,在此之前,每當我們提到八年代,那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如 Air Force 1 和 Dunk SB,為什麼總能佔據我們大部分的視線呢?



人們喜歡說:「潮流是個圈,零幾年流行的 Dunk SB 在 21 世紀 10 年代沒落後,又在 2020 年重新開始了它的傳奇。」 雖然表面上像是調侃潮流流行規律的周而復始,但實則體現了 Nike —— 作為同為八年代強有力的運動品牌,能一直延續著品牌的發展直到今日成為行業裡最受矚目的品牌的原因。 看似簡單的運動產品規律性的更替和反覆運算,與一代又一代的運動明星合作,將產品賣給一代又一代的運動產品愛好者,這些看似簡單的過程對於 Nike 來說是繁簡交融的。簡在於純粹和直接的運動科技研發所帶來的產品力提升,這是在競爭中最為直接的獲勝手段;而繁則在於 Nike 知道讓經典鞋款活起來在於「如何使用文化本身」這個問題上。而當運動科技也成為文化的一部分時,繁簡交融的成果即能體現到最大化。 對於「文化」而言,Nike 對於品牌在不同年代所產生的不同的運動文化是十分敏感的。Nike 極其善於抓住「運動文化的時代屬性」,以此作為球鞋復刻的主要手段。同時,在和潮流品牌的合作上,Nike 同樣貫徹著執行運動文化的理念,合作產品藍本的選擇對於 Nike 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它是將 Nike 文化的根源向潮流領域散播的最主要手段,因為除了天然形成的籃球鞋與街頭文化的相融性,像跑鞋和訓練鞋則是更需要推廣的品類了。



有了準確的「文化嗅覺」 ,對於 Nike 而言則是相對而言更加簡單的在不同程度進行的「復興」。我們總會佩服 Nike 的八年代運動鞋在之後所形成的那些文化符號:Dunk 成為了 Nike 在滑板文化的符號;Air Force 成為今後 Nike 籃球鞋文化的象徵;而 Air Jordan 更是現象級的傳奇系列的開端了。 Nike 的強大之處在於他們總能意識到「復興」所在的環境與背景,即當代文化與經典文化的結合。如果我們翻看 Nike 的聯名手冊甚至能感覺到 Nike 實際做的事情只是不斷地在現代社會上將經典運動文化與當代流行文化進行不同程度的實驗般的交融,而無論是 Nike 在文化上的自信還是在產品研發上的自信都是推進這種交融的關鍵因數。這或許就是為什麼 Nike 八年代的產品能以 Lifestyle 的產品定位在今日仍能發光發熱的原因。



 

KIKS 2021 限定黃金鞋把現正販售中!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